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部署,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绘就了清晰而具体的路线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并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要求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和作用,也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决心和气魄。
过去一年,教育系统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担当,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不断开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局面。
思政课建设呈现新气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推陈出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更加紧密,“五育”并举在关键环节落实落细……一系列新改革、新进展,汇聚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势能。
从加大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力度、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到加速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更主动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导向,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大国工匠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厚植沃土。
重大科技成果源源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破题、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更加畅通。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在培养高水平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更有作为。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强大的科技支撑力,是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强盛之基,更是安全之要。而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背后,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的实质是人才强国。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就能够大幅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说,既是基础性的,更是战略性的,涉及全局和长远,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面向未来,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我们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走深走实,培育更多一流人才,产出更多一流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和资源保障。
事件回顾:5月,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8月,《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9月,全国小学和初中从新学期开始使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12月,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2024年,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引领力不断增强,“五育”并举新格局不断完善。
思政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关键课程”发挥“不可替代”作用。5月,习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12月,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加快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从加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到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从思政课改革创新,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全方位拓展育人新格局。教育部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讲好“大思政课”。湖南“我的韶山行”、宁夏固原“百里祭英烈”火出圈……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行走的思政课”,不断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思想基础。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连续3年举办“云上大思政课”,全网流量累计超过100亿次,不仅延伸了传统思政课的课堂“半径”,更丰富了育人渠道,将多方教学资源汇聚成思政育人的“同心圆”。
“五育”并举齐发力,培根铸魂育新人。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载体。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育人导向更加鲜明,更加注重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健康第一”在关键环节落细落地。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多地中小学课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一“微改革”为课间活动做加法、为学习压力做减法,让更多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成为落实“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同时,持续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劳动习惯养成计划、青少年读书行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机制保障方面,扎实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进一步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加强各方面联合,共同担负起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以“大先生”育“大英才”。3月,教育部启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团走入全国12个省份,开展巡回报告,激发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8月,《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一系列尊师强师举措,推动广大教师争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局面不断形成。
2024年是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思政引领力不断增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不断提升和锻造思政引领力,要高度重视思政引领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政引领力是“六大特质”之首。“六大特质”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交织,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如期建成教育强国必须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的支撑作用,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无论是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要与思政引领力同向而行。
要做好锻造和提升思政引领力的各项工作。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发挥思政引领的政治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从政治、思想、价值、文化等多个维度不断增强思政引领的合力。要建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思政工作品牌。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优化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以模范教育家为榜样,努力做“大先生”,推动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事件回顾:3月,教育部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获表决通过。9月,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10月,《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世界教育强国的显著特征。回顾2024年,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竞争力加速提升。
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加速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今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以更加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2024年,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是2024年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改革的亮点举措。本次调整力度空前,科技前沿和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受到重点聚焦,新兴专业优化布局,急需紧缺专业布点不断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显著提升,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更加有的放矢。高校正不断以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聚焦提高创新能力,彰显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导向。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获表决通过。学位法直接呼应着国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之需,明确把学位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构建起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二元学位类型。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学位工作和教育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对于提高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0月,《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先后发布,强化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导向。这些彰显中国特色、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发展路径的重要顶层制度设计,为高校探索多样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分类精准培养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引,彰显了鲜明的实践创新导向。
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月,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计算机“101计划”成果交流会召开,会议要求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部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推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理念再深化、质量再提级、范围再拓展,以科技和产业前沿问题与实践助推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5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会议要求持续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9月,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发布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课程、能力标准、工作指南。近年来,教育部全面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不断深化重构工程师培养体系,共有32所大学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学院建设高校行列。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工程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全要素标准体系。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大国工匠培育取得突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要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不断优化,2024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6870个,与2023年度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新增专业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旨在引导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精准性和适应性显著提高,也为学子们提供了更多与自身兴趣和潜力相匹配的专业选择。
过去一年,我国努力从法律政策、育人理念、实践路径等维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筑造了培育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制度保障和助推机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有助于推动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展望未来,人才竞争力应牢牢把握高层次创新型培养方向,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变革,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持续提升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实践等的适配度,推进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同时,高校人才培养应以深度参与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为目标,持续推进“四新”关键领域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配度。要持续保持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全面落地,营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着力培养大国工匠。相信我国高校将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事件回顾: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隆重召开,象征国内科学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授予了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9月,教育部、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12月,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开幕……
强大的科技支撑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体现。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尤其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端科技成果“顶天立地”,高校科研引领国际前沿。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同时也是基础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隆重召开,象征国内科学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授予了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除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均来自高校之外,高校斩获“三大奖”的数量占比超过六成,也再次彰显了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引领地位。12月,《自然》发布2024年度十大推动科学发展人物榜单,中国人民海军军医大学的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双双入选,中国学者在年度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产生全球性影响。国内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与国际科学界的年度评选,显示出中国高校不但在前沿科技领域拥有深厚实力,也为全球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有组织科研点燃创新引擎。11月,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双一流”建设工作情况。自“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双一流”建设高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学科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了布局,实现了重点突破,打造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新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和产业发展中,高校科研团队和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科研团队在科研攻关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组织科研模式,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也显著增强,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动力支持。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老大难”问题加速破局。9月,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报告通过对4028家高校院所的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超过2000亿元。而2019年这一数字是1085.9亿元,仅仅4年时间就接近翻倍。今年1至11月,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5.5万次,同比增长19.1%。这些数据意味着科技成果转化这个“老大难”问题正在加速破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界和产业界,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正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9月,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12月,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开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关键在于识别筛选出真正具有商业潜力和转化价值的成果,需要有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红娘”和技术经理人。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有望成为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纽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4年,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望未来,持续提升高校科技支撑力仍然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任务。
迈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正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号角也已吹响。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也有责任不断提升科技支撑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积极更有力支撑。通过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努力,相信我国高校将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开云体育app
Copyright © 2018-2024 开云·体育(kaiyun)官方网站_KAIYUN SPORTS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