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马志祥,男,汉族,1966年10月生,党员,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党委书记、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马志祥坚持以诚立身,带领村民诚信经营、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改善村民生活水平,让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2001年,马志祥当选前进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无资金、无项目的状况,他充分利用前进村城郊优势,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前进村先后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236座,注册了“长绿”牌蔬菜商标,实现棚均收入1万元以上。马志祥又引进延后技术种植红提葡萄540亩,实现棚均收入3万元,前进村人均收入再创新高。
马志祥坚守“养最好的牛,让老百姓喝上放心奶”的承诺,决心建成甘肃最大的奶牛场。牛场创办初期,马志祥主动担当,融资入股合作社,以“风险我担,利益共享”的承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经过10余年的发展,牛场发展成为拥有员工1800余人、存栏奶牛6万头的现代化企业。
马志祥在前进村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至800元的生活补贴,每天免费供应半斤鲜奶;建立村奖学金,为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3000元至5000元奖励;每年8月29日“爱村日”,村里拿出600多万元,奖励在村集体事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致富标兵、产业能人;设立前进牧业帮扶专项资金,提升困难家庭造血功能。马志祥还在东乡族自治县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建设3000头规模肉牛养殖基地,带动该县2689户通过肉牛养殖增收致富。
马志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长义,男,汉族,1955年11月生,党员,山东省泰安市金麦香面粉制品厂董事长;王长信,男,汉族,1964年2月生,党员,山东省泰安市金麦香面粉制品厂总经理。
王长义与王长信兄弟俩,始终以信义为本分,把诚信经营理念贯穿粮食购、储、加、销各环节,不压价压秤、不缺斤少两,做良心买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信义兄弟”。
王长义、王长信自1984年从事粮食收购工作,出身农民家庭的兄弟俩,深知种粮不易,收购粮食时本着“不让客户吃亏”的原则,从不压对方一两秤,多收了钱会立刻主动上门退回。十里八乡的农民知道兄弟俩的为人,都愿意和他俩打交道。有时他俩不来收粮,村民们也会把粮食给他俩留着。2005年,基于多年的口碑和收粮经验,兄弟俩成立了面粉制品厂。靠着金子般的信誉,王长义、王长信生意越做越好。
为从源头保证粮食的质量,2008年,王长义、王长信成立粮食合作社,运用“基地+农户+企业”的形式,通过流转周边村民的土地,建起6000亩的种粮基地,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严控化肥农药用量。兄弟俩与周边种粮大户签订合同,指导种粮大户科学种植管理,合作社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实现了收储、加工、流通一条龙,不仅省去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户把收获的小麦直接存入粮仓,用钱时按照时价将钱取出,解决了群众“秋粮贱而春粮贵,刚收粮就卖不划算”的苦恼。
多年来,王长义、王长信走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宣讲诚信故事,奖励优秀教师、资助贫困学生、走访本村70岁以上老人等,累计捐物捐款190余万元。2023年,他们倡导设立“信义基金”,又带头捐出20万元,带动募集资金近200万元,用于资助宁阳县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
王长义、王长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诚信之星、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金法,男,汉族,1948年3月生,党员,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
王金法信守诺言,用乡音向农民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技知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1969年,作为原织里公社的机关干部,年仅21岁的王金法看到农民因为缺乏农技知识,收成一直上不去,主动申请担任业余广播宣讲员,传播农业知识。宣讲之初,王金法通过广播向群众许下庄重诺言:“我是土生土长的织里人,是农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公仆,为织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是我一生的追求。”
一句诺言支撑王金法50余年坚守在广播宣讲的工作中。他利用覆盖全镇各村的广播,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办实事。在职时,“王金法广播”每天3个时段播出,雷打不动。每天7点,王金法准时在全镇广播“第一声”;11点,又开播了;17点,还有一次广播。2008年,王金法退休,仅停播7天,村民便联名写信,按下上百个红手印要求恢复广播。
向群众开展宣讲,难在如何把理论性强的东西讲到群众心坎里。王金法除了坚持阅读报纸杂志、收看时事新闻之外,每天至少花两三个小时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所以能围绕织里百姓的实事来讲政策、说道理、授技术。他不只是简单宣讲理论和政策,而是把来自一线的第一手信息融入其中。他很善于把各种问题、知识编撰成方言俚语、顺口溜乃至带有科学性的谚语来讲,通俗易懂,让村民容易掌握。
王淑清,女,汉族,1962年6月生,党员,吉林省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20多年来,王淑清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将丹英社区打造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样板社区。
丹英社区位于延吉市东北部,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近8000名居民中朝鲜族居民占60%。因语言和文化差异,此前,丹英社区各族居民间交流较少。为此,王淑清带动干部群众一起学习语言。很快,居民之间的沟通顺畅了,大家的心也越来越紧密。丹英社区内先后有7支驻地部队。每逢节日,王淑清都会组织朝鲜族群众与官兵一同表演节目、腌制咸菜。部队官兵退役,她也会带上当地群众到部队开欢送会、送慰问品,让官兵在第二故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丹英社区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多,为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王淑清动员辖区商超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日常服务;坚持照顾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抚养人的老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将辖区30余名空巢老人和70余名留守儿童与驻地部队官兵结对,让老人孩子有了新依靠。
丹英社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为让社区旧貌换新颜,王淑清从修缮道路抓起,争取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支持,让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她建立“淑清大姐”工作室,先后化解矛盾纠纷9800余件。在她的带领下,丹英社区设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卡墙、同心亭等,通过各种方式为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
王淑清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楚松,男,汉族,1951年11月生,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新犀村村民。
王楚松抚养弟弟的3个遗孤直至成年,得到很多好心人的捐助,他对此铭记在心。孩子们长大后,王楚松也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弟弟和弟媳相继去世后,尚未结婚的王楚松毅然挑起了抚养3个侄女的重任。为此,除了干农活做家务,他还抽空到周边打零工,尽全力将侄女全部抚养成人,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说起小时候的事,二侄女王华眼里噙满泪水:“是伯父一手把我们带大的,他就是我们的至亲。”
在抚养3个侄女期间,不少好心人了解到王楚松的情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经常对3个孩子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好心人的这笔‘爱心债’,我们一定要还!”他把每一笔爱心款都记在本子上。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家里条件有所好转后,王楚松便开始偿还。还账过程中,王楚松发现弟弟曾借过同村村民王佑喜45元,但王佑喜已离世,他便找到其子王涛宁,要还给对方500元。王涛宁不肯收,感慨地说:“借一还十,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还钱的!”
感恩善举,以爱践诺。王楚松一生未娶,生活俭朴,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只为把曾经得到的爱心传递下去。他献爱心尽量不让人知道,从2006年至今,王楚松共捐款3万多元,这对一位经济收入来源并不多的老人来说,难能可贵。
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1942年6月生,党员,新疆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萨孜村护边员。
布茹玛汗·毛勒朵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境线上,守护着冬古拉玛山口,用实际行动践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
20世纪60年代初,19岁的布茹玛汗·毛勒朵信守对自己、对父亲的承诺,跟随丈夫来到冬古拉玛山口戍边守防,成为新疆首批女性义务护边员,从那时起,独闯大山便成了她的日常。
冬古拉玛山口海拔40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道路崎岖狭窄,气候环境恶劣,是边防官兵巡逻路线的必经之地,也是布茹玛汗·毛勒朵家夏牧场毡房的所在地。每当边防战士路过这里,她都热情地把他们请进毡房,拿出食物招待。久而久之,她家的毡房就成了边防官兵巡逻途中温暖的家,官兵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冬古拉玛大妈”。
60多年来,从风华正茂到满头华发,布茹玛汗·毛勒朵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边境线万多公里。遇到了暴雨就躲在大石下,遇到了风雪就在马肚皮下取暖,渴了喝雪水,饿了啃干馕。她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着守边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民子弟兵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她的感召和影响下,吉根乡萨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护边员,队伍已经扩大到216人。她的家庭共培养出16位护边员,如今她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已接过母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护边员,继续走上这条伟大而光荣的巡边之路。她的长孙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继续坚守在布茹玛汗·毛勒朵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为祖国的边防安宁保驾护航。
布茹玛汗·毛勒朵荣获“人民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新疆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尼玛,女,蒙古族,1946年9月生,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
半个多世纪以来,尼玛克服荒无人烟、缺水少电等艰苦条件,居边守边,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巡边事业,用热血和忠诚守护祖国北疆。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原笋布尔苏木成立民兵连,要在各个嘎查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年轻牧户搬迁到边境线岁的尼玛响应号召,背起3岁的儿子,带着母亲和弟弟,翻沙岭穿戈壁,和其他民兵一同来到了阿拉善右旗恩格日乌苏嘎查最北端的边境线号点”,开启了她的巡边放牧生活。
恩格日乌苏嘎查生态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取暖、做饭用的煤,要到300多公里外的地方拉运。17公里外的一口人工水井,成了一家人的主要水源,拉一趟水就得一天的时间。面对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饿狼围攻的紧张恐惧、人烟稀少的寂寞无助,尼玛没有退缩,而是以常人难以承受的负重与劳作,在荒漠戈壁上筑起了美好家园和精神高地。
当初同行的护边员逐渐选择了离开。尼玛和母亲、儿子达成了共识,留下来,对党负责、为国守边。后来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又接过了她手中的望远镜,陪伴老人守护着这一片边境线。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中,尼玛母子义务巡边18万多公里,劝返、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尼玛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员、内蒙古自治区“北疆楷模”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吕建生,男,汉族,1970年1月生,党员,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漠河供电公司北极供电所所长。
14年来,吕建生坚守在祖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练成了电力抢修的“活地图”,当好国家电网最北端的“守门人”。
北极村地处北纬53度,冬季日常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素有“高寒禁区”之称。2010年,吕建生来到北极村,为尽快熟悉情况,他徒步绘制“线路抢修指南”,不仅翔实记录村内供电线路,连全村街道、商户、单位等都标注清楚。只要群众用电出现故障,吕建生从来都是立即响应。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他就马上清点好“百宝箱”,拿出“抢修日志”,奔赴抢修一线年来,他平均每年巡线余次。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北极村瞄准了温室种植果蔬项目,村民们筹建暖棚时怕电压不稳。吕建生主动上门,“老乡们放心,蔬菜大棚建到哪儿,电就送到哪儿!”新建成的600多栋大棚成了吕建生的“责任田”。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菜农灌溉用电,义务帮助农户更换电器材料。如今,北极村农民仅暖棚种植一项人均增收就达到3万元。
2022年5月,配电网全面升级改造,给北极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改造期间需要深挖电缆沟,前期施工会给村民出行生活带来不便。为了获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吕建生挨家挨户沟通,并许诺施工期不会超过半年。为了兑现承诺,吕建生废寝忘食配合施工队改造,历时5个月,北极村配电网设备全部更换了一遍。
朱祥务,男,汉族,1965年5月生,党员,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非公经济联合党支部书记。
朱祥务退役后自主创业,以“诚实守信、服务人民”的理念经营药店,坚持严把药品质量安全关,让老百姓放心购药,同时为五保老人和哨所官兵送医送药、捐款捐物,诠释了中国军人退役不褪色的优良品质。
1986年,朱祥务参军入伍,从四川来到亚东县。入伍第一年,朱祥务因公受伤,当地百姓如对待亲人般给他喂饭、洗脚、擦背。病愈之后,部队安排朱祥务学习进修,他很快考取了医师、药师证书。学成后,朱祥务希望回报帮助过他的亲人。
1998年退役时,朱祥务选择留在西藏自主创业。他在亚东县开办了诊所和药房,把诚信、文明等服务理念融入员工心中,推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开水等便民服务,深受群众好评。朱祥务严格按要求规范药品进、销、存的全过程,购进药品时开展首营企业审核和首营品种审核。在销售过程中,合理介绍药品,确保安全用药,不让患者多花钱。
在亚东20多年,朱祥务始终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的经营理念,先后开办3家药店、1家诊所,经营至今从未出现过药品质量安全事故。2012年起,朱祥务坚持资助6位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常通过电话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他还经常为五保集中供养中心老人开展义诊,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药品,为哨所官兵巡诊、送医送药,累计价值100多万元。
朱祥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面对车祸带来的残疾、创业造成的债务,刘绪海始终以坚强、勤奋、诚信、善良面对。他用一只手开荒地种脆李,不仅还清债务,还带动周围村民一起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
1993年,刘绪海在跑运输途中发生严重车祸,右手因错过最佳医治时间未能保住。车废人残,生活愈发艰难。妻子外出务工,刘绪海在家一边照顾年迈的母亲和上学的孩子,一边寻找致富的门路。
2010年,刘绪海觉得建材领域大有前景,借资150万元建起砖厂。后来,几个买砖的客户突然不见了踪影,欠下他120余万元货款。刘绪海没有逃避,而是主动找到债主说明情况并承诺还债。他卖掉住房和两个门面房,偿还了20多万元欠款,剩下的100万元承诺分期还清。
2015年,巫山县大力发展脆李产业,刘绪海察觉到产业前景。他筹资承包下村里的荒山,3个多月就开垦出200亩撂荒地,全部种上脆李。2019年,脆李迎来丰收,产值达到17万元,刘绪海拿到销售款就全部去还债。同时,他逐渐扩大种植面积,稳步提升收益。
现在,刘绪海已经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他萌生了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致富的想法,与其他5家种植户联合成立了巫山县娃娃包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农忙时聘请周边20余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其中8人是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增长7000元左右。
许志刚、许志强,男,汉族,1948年12月生,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村民。
这对孪生兄弟坚守绿化荒山、改善家乡环境的诺言,义务植树56年,种植树木约10万株,绿化山地面积达400多亩,将昔日的黄土坡绿化成了“小江南”。
许堡社是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的一个自然村。50多年前,这里全是荒山秃岭,到处是黄土的深沟和水土流失形成的大坑洞。一下大雨,土崖就会被雨水冲刷塌陷,山水卷着泥汤漫进院子,雨过天晴后留下一层没膝深的烂泥。当时,刚满20岁的兄弟俩下定决心,要通过种树改善环境。
10年间,兄弟俩在房前屋后、沟里崖上都种上了树木。然而,一场天牛病导致这些树大面积枯死。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兄弟俩没有气馁,决定从头再来。他们挖掉枯树,重新栽种松树和柏树。没有树苗,他们就挑着担子到县城里去买。缺少经费,他们就将家里的小马驹和猪崽卖掉。家当卖没了,他们又挑着自家的粮食徒步到县城里卖掉,再买回树苗、花籽。为栽树到底花了多少钱,兄弟俩谁也说不清。
夏天,他们每天4点多就起床进山,日头最晒的时候也不歇息;冬天,5点多就摸黑下地,寒风吹得手上都是血口子。当地水资源很宝贵,兄弟俩浇起树苗却毫不含糊。下雨了,别人都是往家里跑,他们却赶着往外跑,冒雨给树苗围起土圈存水。
几十年来,他们从年轻小伙变成老汉,昔日荒山秃岭的小村庄终于变得蓊蓊郁郁。现在,这里不仅长满了云杉、油松、龙柏、雪松,就连西北罕见的棕榈、芒果也在此安家。
李茂津,男,汉族,1970年8月生,党员,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茂津把诚信视作企业发展的命脉,坚持产品就是人品,诚信就是订单,历经多次技术革新,把友发集团打造成行业知名企业。
友发集团成立初期,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李茂津认准一点:产品就是人品!一定要提升产品质量,用品质打造品牌。为了赢得市场,李茂津连续开展4次技术革新,一举打响友发钢管的质量品牌:第一次,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取消补焊管和接头管,并公开承诺“发现一支赔两支”;第二次,制定并推行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部标准,使友发钢管质量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第三次,为确保热镀锌钢管品质,推出了“万无一失”的质量目标;第四次,公开做出“次一赔十”的承诺,把钢管次品率指标明确到低于十万分之一。这让友发钢管声名鹊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泛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并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经济大潮中沉浮多年,李茂津时时心怀感恩,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008年以来,友发集团累计为公益事业捐赠数千万元。2011年,友发集团设立帮困助学基金,用于帮助困难员工、奖励成绩优秀的员工子女,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资助学638.3万元。2013年,他又与重点经销商共同发起“大友发”公益平台,截至目前已捐赠720万元。
李振华,男,汉族,1937年11月生,党员,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
李振华怀着对党的忠诚,从南京来到沂蒙老区支教,倾其所有助学助困,躬身践行“我要到偏远山区用知识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诺言。
1953年11月,李振华响应号召开始支教。深受沂蒙山人民英雄故事影响的他,主动来到偏远落后的沂源县。半山腰破庙改造的学校、地瓜秧子糠窝头的伙食、夜晚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也曾让李振华产生过畏难情绪。但当看到韩旺村搞互助组连个记工分的人都找不出来,只会在墙上画杠记数时,一种使命感涌上他的心头——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自此,他坚守初心七十余载。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拿出工资的1/4资助贫困学生,50多年从未间断。退休后,他又捐出半生积蓄,设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资助贫困生1.24万余人次,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5300余人次。他生活极其俭朴,2009年至今,每月只留500元基本生活费,其余全部用于捐资助学。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也选择了教师职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
如今,87岁的李振华作为“五老”志愿者,依然为公益奔走。他设立“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多名青少年疏导心结;发起“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公益活动,联系260多名企业家与贫困生结对帮扶;义务兼任31家单位的顾问和名誉校长等职务,在各地作宣讲3400余场。
李桂科,男,白族,1957年4月生,党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
40多年里,李桂科给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带领康复人员过上美好生活,践行了一名员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1953年,山石屏疗养院成立。这是一所在洱源县大山深处建立的麻风病院,距县城65公里,不通水电,几乎与世隔绝。1981年,李桂科被派到这里工作。当他给一名60多岁的老人检查身体时,发现老人小腿大面积溃烂。李桂科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他们的病治好”。1983年底,李桂科负责全县麻风病防治工作,同时承担山石屏疗养院和三营镇洋芋山麻风村患者的治疗工作。到1990年,山石屏疗养院和洋芋山麻风村的患者全部治愈,洱源县的麻风患病率由273/10万降至0.67/10万。
山石屏疗养院麻风病患者治愈了,李桂科可以回家了。但他毅然选择留下来,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解决子女读书、工作、赡养老人问题。他带领村民修路架桥输电,为麻风病康复者打通了一条融入社会、走向外界的大道。
2014年,山石屏疗养院(麻风院)更名为山石屏村,彻底摘掉了“麻风”的帽子。退休后的李桂科依然和村民们在一起,帮山石屏村脱贫致富变成“幸福村”。
李桂科荣获全国优秀员、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从第一天走上讲台,李庾南便立志要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好老师。6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用独有的“一个不少、个个合格、普遍优良、部分优异”育人格局,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子,被誉为“真正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
1957年,李庾南来到南通市启秀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和班主任。从此,她潜心钻研教学方法,用心用情引导学生成长,让学生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里,悄然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蜕变。她注重遵循学生成长内在规律,针对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差异,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化目标,激发学生的自驱力。她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在课堂上创设学习情境,给学生更多提问和探究的机会。她在班级中以小组形式开设“小课堂”,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互相交流,达到丰富彼此、巩固知识的目的。
1978年,她创立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获得了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李庾南在教育实践中领悟到,育人首先是自我反思、监督和调控的“自育”过程,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努力让学生“长出精神来”,通过培育学生德智共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她将多年育人心得进行总结,淬炼出“自育、互惠、立范”的“班级育人”主张,这项研究成果又获第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她撰写专著11部,参与拍摄教学讲座290余讲;成立“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累计培训3000余名初中数学教师。她还热心投身公益服务,每年义务承担县(市、区)400余名乡村初中教师培训任务。如今,李庾南依然在三尺讲台上躬耕,用实际行动诠释和传承教育家精神。
杨云焱,女,汉族,1995年8月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云焱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杨云焱在失去姐姐、姐夫和母亲三位亲人后,抚养姐姐的两个孩子,偿还家里近百万元债务,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为了抚养两个孩子、还清家庭债务,杨云焱先后从事过工程资料员、家教、平面设计等多份工作,每天打两份以上的工是常态,最多的时候一天打5份工,有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杨云焱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抚养两个孩子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的境况也牵动着各级组织和亲朋邻居的心。村委会为两个孤儿申请了补助,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杨云焱不仅偿还了大部分欠款,还给了两个孩子一个和睦温馨的家。杨云焱说:“看到两个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一切都是值得的。”她也在工作之余刻苦自学,参加成人教育专升本考试,被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杨云焱加入了祥云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她还自愿申请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宁信守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承诺,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苗寨,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使家乡发生巨大变化,赢得苗乡百姓的尊重和信任。
杨宁是土生土长的苗寨人,2010年,大学毕业的杨宁回家时,被家乡贫穷面貌深深触动,她向奶奶和乡亲们许下承诺,一定要让家乡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她刚刚到村工作时,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杨宁筹得资金近50万元,尝试发展竹木加工、高山辣椒和高山葛根种植产业,但是3次尝试均宣告失败。杨宁没有退缩,她发现一位阿嫂家里有一种紫黑香糯,品种独特、有发展潜力。杨宁总结前几次的经验,筹集30多万元资金,动员全村6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当年秋天,香糯迎来了丰收,群众每亩收入增加了2倍。
两届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之后,杨宁选择继续留在基层。2017年,杨宁当选江门村村委会主任,继续探索带领村民发展种植高山水果、蔬菜及生态水稻等更优质的产业项目,创建“苗阿嫂”“苗阿公”等品牌,建立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2020年底,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
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2023年,江门村实现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2万元,比2022年增长了22.75%,江门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5.04%。
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吴衡,男,汉族,1982年5月生,党员,上海市金山区高新区社区朱行居委会副主任。
2014年,吴衡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此后,他一直牢记着这份责任。2017年4月,吴衡接到了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电线岁的白血病患者血样配对成功。吴衡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同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悬液,为小伙子送去了生的希望。那一刻,吴衡觉得“值了”。
2019年9月24日,吴衡再次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问询电话,原来受助对象病情反复,需要他捐献淋巴细胞来抑制病情。得知这一情况,吴衡仍然没有犹豫,答应了再次捐献的请求。经过3小时采集,85毫升淋巴细胞立刻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看着你为我捐献的生命种子,一滴一滴缓缓地输入我的体内,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有余生,我一定做像你这样的人。”这是2019年11月7日吴衡第二次捐献后,受捐者写给吴衡的一封感谢信。
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团队的骨干,吴衡多次带领志愿者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用亲身经历鼓励大家参与。对于初步配对成功的志愿者,他和其他已捐献成功者组成互助小组,悉心与志愿者交流,鼓励他们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
邹广阳,男,汉族,1949年7月生;邹广周,男,汉族,1958年7月生,两人均为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胜境街道胜境居委会居民。
邹广阳和邹广周兄弟俩传承父亲立下的“先祭英烈,再拜祖宗”的家规,守护红军烈士墓几十年。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战士赵文荣在战斗中负伤,他的战友深夜将其抬到邹广阳和邹广周的父亲邹学孔家。虽深知收留红军伤员的事情一旦暴露,不仅会危及自己的生命,还会连累一家老小,邹学孔依然选择让这名小战士留在家中。由于伤势严重,尽管邹家人竭尽全力,赵文荣还是在两个月后去世了。邹学孔花光家里的积蓄为赵文荣买了一口杉木棺材,把他偷偷安葬在家对面的山坡上。直至解放后,邹学孔才公开为赵文荣添土立碑。
1983年,邹学孔在弥留之际嘱托儿子邹广阳和邹广周要守护好红军战士赵文荣的墓,并给家人立下家规:以后扫墓必须“先祭英烈,再拜祖宗”。父亲去世后,邹广阳、邹广周两兄弟遵循遗嘱,每逢节日都准备好祭品去赵文荣墓前洒扫祭祀。当年赵文荣藏身治病的老屋,也被保留了下来,逢年过节时,邹广阳会做上一桌饭菜,祭奠英烈。邹广阳说:“父亲这一生没留下家财,只留下这一道遗嘱。为红军烈士扫墓,是我们全家的责任,更是我们的骄傲。”
如今,岁月走过八十八载,邹家人依旧在坚守、传承着守护红军墓的初心与情怀。邹家现在总计有20余人,大多在外工作求学,每逢春节、清明都会回乡祭扫红军墓。
邹广阳、邹广周荣获“诚信之星”、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沙勒克江·依明,男,尔族,1946年5月生,党员,新疆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勒克江·依明始终坚持每逢重大节日和周一在自家的小院里举行升国旗仪式,对前来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居民群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和民族团结典型故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好事的诺言。
2024年10月1日,在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三道巷的一个小院里,沙勒克江·依明升起国旗。1950年,沙勒克江·依明的父亲打开家门,接纳一个排的战士住在家里。年幼时,沙勒克江·依明家院子里常年高高飘扬着一面红旗。这个场景刻在他的脑子里。2009年,他想到用升国旗、奏国歌的方式把大伙儿的心聚拢在一起,让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沙勒克江·依明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连忙召开家庭会议,家人都支持他。2009年10月1日,在8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国旗在沙勒克江·依明家的小院正式升起。
很多人对参加升旗仪式仍有顾虑:“在自己家里升旗合不合法?”“能不能在他家参加升国旗?”“他讲的政策对不对?”还有的中途放弃,来了这次没下次。为了让大家通过参加升旗仪式交流沟通,沙勒克江·依明经常是走家串户地邀请,三番五次地提醒。即便是有人冷言冷语,甚至将他拒之门外,他也从没动摇过。
沙勒克江·依明用15年行动,恪守庄严诺言,小院已成为塔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群众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升国旗15年,沙勒克江·依明家一共有169面国旗被用旧,替换后家里收藏起来,成了“传家宝”。2021年6月,沙勒克江·依明祖孙三代受邀到北京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并向中国人民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捐赠一面曾经在小院里升起过的五星红旗。
沙勒克江·依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海林,男,汉族,1977年10月生,党员,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辅警;朱丹丹,女,汉族,1978年10月生,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鹿城社区居民。
张海林、朱丹丹夫妇与吴元渺因公益活动结识。吴元渺罹患绝症,逐渐丧失行动能力。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得知情况后将吴元渺接到家中,悉心照顾、同吃同住10余年,给了吴元渺一个温暖的“家”。
吴元渺在临海市望洋路经营一家“吴氏美发”,经常为老人免费理发、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张海林、朱丹丹夫妇也因热心公益与吴元渺相识。从2013年开始,吴元渺身体逐渐出现无力和不协调的症状,他无法面对这样的打击,不愿别人看到自己逐渐瘫痪的样子,想要自行躲起来。在吴元渺委托张海林帮忙租房时,张海林发现了问题,一再追问下,吴元渺道出了病情。张海林想到自己家还有一个房间空着,当即提出“来我家住吧”。回到家后,张海林告知妻子朱丹丹这个决定。朱丹丹没有多言,提前收拾好了房间。就这样,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将吴元渺接进了家里。
刚住进来时,吴元渺生活还能自理,计划着一边暂住张海林家,一边找房子。但没多久,吴元渺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吴元渺多次提出想自己出去,不想再麻烦张海林、朱丹丹夫妇,但张海林、朱丹丹夫妇选择继续照顾。夫妻俩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朱丹丹就承担起了日常照顾吴元渺的任务。朱丹丹每天5点半就起床,烧水煮药、照顾吴元渺洗漱吃饭。由于吴元渺的吞咽功能严重退化,朱丹丹总是将菜切得很细小,防止他噎住。吴元渺从卧室到卫生间需经过一个30平方米的客厅,因行动能力退化,他一步步挪过去非常不便,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就卖了大房子,转购小房子,并在房间各处设计了扶手。搬进新房子后,夫妻俩把主卧留给吴元渺。10余年的朝夕相处,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和吴元渺早已从朋友变成了家人。
张海林、朱丹丹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张崇鱼,男,汉族,1938年7月生,党员,四川省巴中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
张崇鱼历经30余年,先后175次、行程80余万公里拜访6000余名红军将士及亲属,搜集到16.8万余名全国各地的红军和烈士名录,与团队前后收集、整理了3亿余字红军史料,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张崇鱼出生在四川巴中,自幼听着父辈们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的故事,对红军有着特殊的情感。1992年,张崇鱼参加一个纪念活动时了解到,红军将士很多人尸骨无存、无名无姓。他暗暗立下誓言:“为红军树碑立传,让后人铭记!”在即将退休之际,张崇鱼怀揣仅有的800元积蓄,走出了搜集红军资料的第一步。
张崇鱼向全国发出3000多封信函,寻找老红军线年,在四川省政府批准建立“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后,张崇鱼和志同道合的一起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征集到题字题词500余件,红军史料3000余册,红军将士的简历、手迹5000余件,照片2万余张,收集纪念物品1万余件。经过10余年努力,2005年7月,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正式落成。
如今,86岁高龄的张崇鱼还经常受邀前往各地讲述红军故事。每逢清明等节日,他都坚持驻守在碑林,为前来瞻仰、吊唁的群众详细讲解。为了把红军故事传承下去,他一有空就去纪念馆为讲解员进行义务培训,推动策划“红领巾讲党史”志愿服务项目,编撰《将帅碑林碑文集》《红军将士作品选》《红军故事集》《百岁老红军传奇生涯》等46本作品。他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都会当好碑林的守护人。”
张锦文,男,汉族,1961年10月生,党员,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校长。
张锦文扎根太行深山从事教育事业,多次放弃走出大山的机会,用坚守兑现对山区孩子的承诺,用爱心照亮他们的求学之路,让山里娃圆了大学梦。
1978年正准备高考的张锦文,在寨洼村老支书的再三请求下,毅然回到村里当民办教师。寨洼村地处偏远的深山区,交通不便,其他教师都陆续选择离开。面对学生渴望的眼神,张锦文下定决心要让这里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张锦文每天在悬崖绝壁的羊肠小道上往来,25年间共走了6万多公里山路,穿坏350多双千层底布鞋。在人口不足270人的寨洼村,他教过的学生中有大学生、研究生30余名。2003年5月,拍石头乡实行合点并校,他来到拍石头乡中心小学任教,把学校建成了留守儿童的快乐家园。
因为山里教师资源稀缺,张锦文一个人教3个年级的全部课程。他潜心教研,探索教学模式,撰写出版《生活化快乐教学》一书。除了教授知识,他还把“学会学习求知、学会做人做事”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诚实可信、善待他人、懂得感恩。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写、做”习惯,在学校组建电子琴、舞蹈、画画、手工、刺绣、编程等12个兴趣小组,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兴趣。
长年累月的清苦生活和过度劳累使他患上了甲亢、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但病痛的折磨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为了不影响教学,他把生病的妻子也带到学校方便照料。
张锦文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鹤珊,男,汉族,1955年3月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村民。
张鹤珊守护家乡附近的明代长城近半个世纪,穿坏了400多双胶鞋,整理出长城考察笔记和相关故事传说20多万字。
张鹤珊出生在长城脚下。小时候,父亲经常向他讲起自己因为守护八路军军粮物资被日本侵略者从长城上推下去的故事。父亲告诉张鹤珊,当时是长城的流水槽救了自己的命,长大了一定要守护好长城。从那时起,张鹤珊就暗下决心,一定保护好家乡附近的长城。张鹤珊家乡附近的长城位于崇山峻岭之上,荒无人烟、荆棘丛生。张鹤珊始终坚守承诺,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巡查近16万公里。守护长城不能给家里带来收入,但张鹤珊的决心从未动摇过。
张鹤珊是长城守护者,也是宣传员。为挖掘长城文化,他无数次走访附近的老人,收集第一手素材,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一字一句撰文成册。2009年他撰写的《长城民间传说》中、英文对照版出版,2019年长城文集《张鹤珊聊长城》出版,为广大长城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他自学摄影,拍摄了数以万计的长城四季风景照片。他还联系本地学校,通过宣传普及激发学生们对万里长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陆相东,男,汉族,1966年1月生,党员,四川天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陆相东带领企业诚信经营,先后融资1.2亿元,让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濒临破产到大幅盈利的华丽转身;在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时,他让电于民停产半月,带领员工克服困难仍按时供货,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诚信是金的线年,为了挽救濒临倒闭的公司,陆相东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然而这笔钱仍未改变公司的困境。转机出现在2016年10月,某贸易公司曾与天华公司签订总价1200余万元的1万吨尿素合同,即使后来市场上涨价40%以上,陆相东仍坚持执行原合同。此举赢得了业内信任,该贸易公司先后累计向天华预付8000多万元货款,此外还有其他经销商把预付款打给天华公司以获得优先拿货权。2018年,天华公司扭亏为盈。在陆相东的主导下,天华公司从2019年开始,用4年时间还清了债务,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10.5亿元的目标。
陆相东带领公司诚信经营、锐意进取。2019年,公司某生产装置出现了问题,陆相东采取“三班倒”抢修的方式,提前7天完成检修任务。恢复生产后,公司多支出运费225万元,变船运为车送,保证了按期供货。
2021年9月,在陆相东的倡议带动下,公司捐款300万元支援泸州地震灾区。2022年8月,泸州市合江县气温频频突破40摄氏度,许多地方水电时断时续,公司响应号召,让电于民。他带领干部员工克服停产半个月的困难,采取请客户动用自家的原料储备、调配运输途中的货物统筹处理、电力恢复后满负荷生产、改变运输方式等措施,避免了客户的损失。
陈廷海,男,汉族,1961年6月生,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村民。
陈廷海因油脂厂经营者卷款跑路,不仅损失了自己的积蓄,还背上98万元债务,涉及210户村民。为偿还这笔钱,陈廷海风雨践诺十八载,几百几千元地还,如今63岁仍在坚持还款。
1996年,陈廷海一边种地,一边从附近农户手上收粮食,再卖往粮油加工厂。他宽裕时,经常借钱给乡亲们交学费、买种子化肥、购鱼苗饲料,从不催要。他为人诚信、买卖公平,市价涨了,就高不就低;市价跌了,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诚信”成了他的招牌,周边村的数百农户,都愿意把粮食卖给他。
2006年,陈廷海从村民手里收了百万斤油菜籽,送到一家与他有长期生意往来的油脂厂。不料油脂厂经营者因资金链断裂卷款而去,陈廷海欠下210户村民98万元油菜籽款。有人劝陈廷海放弃,他摇头说:“我跑了,欠的就是‘良心债’,一辈子都难以心安!”他和妻子立下誓言:一定把债还清。210户乡亲,没有一人上门催债。陈廷海挨家挨户郑重承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钱还上,这辈子还不清,我儿子接着还。”为尽快还清欠款,陈廷海除了耕种家里7亩多地,又租下6亩荒田,日夜劳作。农闲时,他就去建筑工地打工,并从事农副产品经营。全家每攒一点钱,就第一时间还账。18年间,乡亲们继续把粮食交给他售卖,甚至在旧债未清的情况下,仍毫不犹豫地借钱、借粮给他周转,支持他买货车搞经营。
陈廷海的诚信,乡亲们的仗义,引起了社会关注。多家企业和机构想给予现金资助,都被陈廷海婉言谢绝,他决心凭自己的双手挣钱还清债务。
苗彦彦,女,汉族,1993年4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四连居民。
苗彦彦两年多来克服自身病痛,信守承诺,通过经营电商主动返还3565位爱心捐款人的126482元资助,赢得了许多人由衷的敬佩。
2005年,苗彦彦不幸患上重症肌无力。2008年,15岁的苗彦彦一边治疗一边努力学习,以和田地区中考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华山中学宏志班,但入学一个月后,苗彦彦因病情恶化被迫休学。从此,住院出院成了她的生活常态,先后4次住进重症监护室。
2019年5月,苗彦彦第五次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苗彦彦的父母是二二四团四连的普通职工,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种红枣。为了保证苗彦彦的治疗,她的父亲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众筹,5天时间便收到126482元的爱心捐款。
“这钱我一定要还。不少人自己也在看病花钱,还给我捐款,恩情太重了,还了心里才踏实。”昏迷十几天苏醒后的苗彦彦说话声音微弱,却很坚定。
出院后,苗彦彦做起电商销售农产品。她将自家种植的和田玉枣搬上了网络平台。每天,她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编辑文案、处理订单、筛选红枣、售后服务等工作中。病症加重时,蹲下就很难自己站起来;呼吸困难的情况一个月会出现两三次。经过2年多省吃俭用、艰苦努力,苗彦彦终于攒够了12万余元。
2021年8月9日,苗彦彦将2019年病危时筹到的126482元捐款全部返还给3565位捐款人。
林生丽,女,汉族,1954年12月生,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红旗路街道居民。
林生丽开了一家餐馆,始终坚持低价经营、诚信经营原则,每年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质优价廉的早餐和午餐,用真诚与热情服务每位顾客。
20世纪90年代初,林生丽从邵阳市棉花厂下岗,自主创业。1995年10月,她用打工攒下的4万元资金办起凯阳餐馆。为了让低收入者、困难群众可以到店里吃得起、吃得饱,早餐最低1.5元一碗粉(面)、午餐自助餐每人5元,这个价格从开业之初一直持续到2007年底。2008年初,她才将粉(面)最低价格调至2.5元、自助餐调至6元,并保持到现在。
餐馆开业以来,不论工作多么辛劳,林生丽每天都要将灶台、锅碗瓢盆等洗得干干净净,餐馆卫生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就连店里使用的纸巾、一次性水杯等用品,她都要自己先试用对比。凯阳餐馆营业以来,没有发生一起食品质量、餐馆卫生、员工服务等方面的投诉。
“下,不欠员工工资;上,不少供货商一分钱。”这是林生丽的经营“铁律”,她始终坚持、从不违背。不论餐馆的经营状况如何,她不拖欠餐馆员工的工资,也不拖欠、少给供货商货款。有时候,她宁可自己借钱或拿出退休金,也要按照承诺准时给员工每人每月发足工资。
林金玉,女,黎族,1973年10月生,海南省三亚明佳园林环卫集团有限公司五指山分公司环卫工人。
林金玉从事环卫工作12年,面对一次次“从天而降”的财物,她丝毫没有动心,多次将捡到的财物归还原主。
每天凌晨4时3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林金玉已经起床,在家煮好了孩子们的早餐后就扛上大扫把、推着保洁车,准时出现在马路上。从事环卫工作以来,她从没迟到早退,不论刮风下雨,都坚守岗位,不怕脏累。
2017年3月19日清早,林金玉像往常一样,在五指山宾馆工作路段进行清扫保洁。突然,空无一人的马路上有个精致的钱包映入她的眼帘。她捡起来没有打开,首先想到的是失主也许会沿路返回来寻找,于是她决定留在原地等候失主,但苦等失主不来,她就打电话向值班组长作了汇报,随后继续工作。清扫过程中,她时不时回到拾钱包的地点,等待失主出现,可始终不见人影。清扫工作结束后,林金玉将钱包交给当地派出所。在民警见证下,她这才打开钱包,看到了钱包里的物品:比她一个月工资还多的现金、身份证、驾驶证、其他证件和多张银行卡……大家对物品进行了登记和清点。几经辗转,民警终于联系上了失主,将财物归还。失主感激之余,要以酬金感谢林金玉,却被她婉言谢绝了,“任何人丢了东西都会着急,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拿。”
多年来,林金玉一家4口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单位房中,丈夫务农割胶,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从事环卫工作多年,林金玉曾捡到过户口本、身份证、银行卡、公章、钥匙、首饰等各类物品,但她全部如数上交组织、归还失主。2024年3月,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林金玉一家搬入了50余平方米的公租房。
林鹏,男,汉族,1971年11月生,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林鹏恪守“诚信经营、奉献社会”理念,按合约带动700余户农户增收3.35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5万余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890万元开展光彩事业,积极回报社会。
林鹏于2005年创立的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品种培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产品研发、自主营销、物流配送于一体,拥有完整产业链,是目前文昌鸡行业产销量最大企业、中国肉鸡市场50强。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诚信经营,商务信用资质等级为A级。公司被评为“海南省优秀企业”,产品获评“海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林鹏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让农户加盟养殖。公司提供鸡苗、饲料、防疫和技术服务,并定价保利润回收产品,确保农户养殖零风险。2015年至2023年,公司共带动708户农户(含贫困户、脱贫户)养殖文昌鸡,户均收益47.32万元。新冠疫情期间,文昌鸡市场需求明显萎缩,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38%,企业经营面临压力,但林鹏仍然按合约回收农户养殖的文昌鸡,确保农户利益,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好评。同时,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投入脱贫攻坚工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贫困户情况,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从文昌鸡的育种、养殖、出售到百姓餐桌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多种帮扶模式,累计帮扶贫困人口4686户、15699人,全部按约定准时向贫困人口支付薪资、养殖收益及分红。
易厚掌,男,汉族,1947年8月生,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村民。
易厚掌信守“让家门口的西塔山披上绿装”的承诺,开荒造林,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仍矢志不渝,用一双皲裂的勤劳厚掌,让荒山变林海、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被当地人称为“当代愚公”。
西塔山原是一片荒山秃岭。生活在大山脚下易庄自然村的易厚掌,每天看到荒凉大山,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他与当地村委会签下长期承包合同,发誓要让荒山披上绿装。他卖了家中仅有的1头牛、3头猪,买来工具和树苗,带着家人上了山,每天挖坑植树。山上没有水,易厚掌就下山到几里外挑水。山路陡险崎岖,他的肩膀被扁担磨得脱了一层又一层皮。多年来,易厚掌不知用坏了多少个山镐、铁锹、水桶、扁担,磨破了多少双鞋。如今西塔山5座荒山、4000多亩土地全部披上绿装、郁郁葱葱,易厚掌用近40年的艰辛付出践行了诺言。
绿化荒山的过程不仅异常艰辛,其间易厚掌还经历过多次重大挫折。1996年,一场突发山火将易厚掌10年心血全部烧尽。但他没有被击垮,在满目疮痍的焦土上继续种树。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不久就离开人世。就在母亲去世后第四天,长期劳累的妻子在跟他上山补苗的时候瘫倒,再没有醒来。悲痛欲绝的他将两位亲人埋在西塔山,咬紧牙关,硬是挺过来了。2004年,在山上劳累一天的易厚掌到镇上澡堂洗澡,一头栽到开水锅里,全身82%重度烫伤。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并没有摧毁他开荒造林的信念和决心,身体稍有好转,他便又继续植树造林。
易厚掌的儿子易成兵也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毅然回到西塔山,与父亲一起植树造林。父子俩到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型科研农场学习科学造林的经验。如今,山上除了松杉等主要树种外,还有700多亩经果林生态树和茶树,林地间还套种了芝麻、中草药等,年收益几十万元,易厚掌和儿子又将收益几乎全部投入到新的开发造林中,还自掏腰包修建了总长近6公里的防火通道,大大提高了森林消防的安全性。父子接力造绿的故事在当地广为称颂。
易厚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标兵、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岳巧云,女,汉族,1983年5月生,无党派人士,北京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岳巧云在2016年返乡开启“新农人”创业之路。她坚守诚信原则,宁愿自己损失也要保障桃农的收益,带领桃农卖“诚信桃”“良心桃”,不短斤少两,不掺杂使假。她常说,一诺千金,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乡亲。
岳巧云毕业后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策划总监。2016年,在平谷区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激励下,她回乡创业,以“互联网+大桃”为创业平台,成立了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多种网络运营模式,带动农户1100多户,覆盖全区5个乡镇,将当地生产的优质大桃、玉露香梨、红香酥梨等优质果品在线下通过物流配送销往全国各地。不仅如此,她还开通了“绿谷大桃”应用程序,每年线上销售优质大桃等当地农产品数千万斤。
2019年7月,她发现合作社将要送到某超市的一批3000箱早桃订单中,因工人操作疏忽,出现个别礼品箱桃子个头不够、短斤少两的情况,她亲自带领工人连夜全部开箱检验、重新装箱。2023年8月下旬,一场大暴雨影响了桃子的质量,商家在看了桃子后,告诉岳巧云原定5元一斤的价格最多只能给4元。为保障农户的利益,给商家收的20万斤桃子,她从合作社收入中按原来定的5元一斤返给桃农,甘愿承受20万元的损失。这样做,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吃亏是福,诚信是金”。
岳巧云尽心尽力帮助乡亲们。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安排做一些诸如叠纸箱、摘果码筐、包装和清扫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合作社里有一对老夫妻,男的不能干重体力活儿,岳巧云就让他折纸盒,女的手脚快,就让她固肥、摘桃、套装,老两口每月收入6000多元。合作社里来自本村重点帮扶的低收入家庭就有16户。
郑培坤,男,侗族,1982年1月生,党员,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培坤践行“回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诺言,扎根大山,以生猪产业为支点,带动大家致富,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研究生猪倌”。
郑培坤出生在农民家庭,儿时的他觉得当兽医的堂叔能为牲畜打针治病,特别了不起,立志长大也要做兽医,为乡亲们服务。长大后,郑培坤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及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在湖北发展生猪养殖。2012年,郑培坤携妻儿回家探望父母,发现老家没有支柱产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落后的发展状况让人心酸。他思来想去,决定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起初,妻子并不理解郑培坤回乡的选择,乡亲们也不相信他能带领村里人致富。郑培坤排除万难,在村里租赁了30余亩土地,兴建了一个年出栏3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他一边申请贷款,一边引进种猪。随着第一批生猪出栏,资金开始回笼,他还清贷款的同时,也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
2014年,郑培坤组建了岑巩县双农牧业有限公司,带动农户种植饲料作物270余亩,惠及100余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郑培坤还参与“千企帮千村”活动,带头出资,通过整合7个贫困村的相关专项资金,组建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他动员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鼓励没有精力养猪的贫困户通过特惠贷款入股公司,享受固定分红。2018年以来,公司实现异地置业帮扶450余户1700余人,累计兑现股份、土地入股分红1176万元,9个村彻底摆脱“空壳村”。
当选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郑培坤组建劳务公司,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郑培坤从一名“猪倌”成长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让塔山村更多农民家庭有了致富机会,兑现了自己对村民的承诺。
孟二梅,女,汉族,1973年1月生,党员,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办事处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孟二梅工作勤勉、认真负责,是人人称赞的好书记、好主任。她在极端情况下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为滞留在落坡岭站的乘客提供生活和安全保障,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的初心使命。
2023年7月,北京地区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在途的K396次列车滞留在落坡岭站。孟二梅带领社区干部徒步赶到列车附近,在和列车上的乘务人员沟通后,帮助从列车上疏散乘客。受暴雨影响,整整两天时间,落坡岭与外界几乎隔绝。孟二梅在落坡岭与外界失联前接收到的最后一条信息是:“二梅,我责令你务必保证转移至落坡岭乘客的安全。”落坡岭社区物资储备少、老年人口多,孟二梅带领社区干部,与群众一起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极端情况下,熬粥、煮挂面、切咸菜,拿出家里所有物资帮助被困旅客。孟二梅还为大家安排居住场所,老人小孩优先安排在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屋子里,很多居民也在孟二梅的动员下纷纷伸出援手,把一些孩子领到了自己家里。最终,社区以300多人的力量尽己所能为近1000名旅客提供帮助,2023年8月2日22时04分,所有旅客安全撤离。
孟二梅在社区居委会岗位工作了近24年,是服务群众、随叫随到的“贴心人”。社区未通天然气的时候,只要有老年人需要搬运煤气罐,她二话不说就帮忙,一送就是近10年;社区水管老化严重爆管频发,曾在一个月内坏了6次,维修期间,她和社区干部用手推车外出拉水,贴心服务送水到户;社区房屋老旧、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牵头组建大台街道落坡岭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统筹资金和力量,对楼房进行加固除险、对社区进行修缮维护,她所在的小区是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居民们总是亲切地说:“有事儿就找孟书记。”
孟二梅荣获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等称号。
赵玉娥,女,汉族,1963年1月生,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玉娥坚守诚实守信、扶贫济困的信念,带领工厂驻地群众脱贫致富。她锲而不舍,历经艰辛,把山西小杂粮推向全国。
从摆地摊、开小商店开始,赵玉娥就始终秉持货真价实的原则。她诚心待客、诚信经营,受到了批发商、供货商和顾客的高度赞扬,成为太原市小食品行业的“实心女”。2012年,赵玉娥在太原市阳曲县建厂,成立了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她以诚实守信立企,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餐饮于一体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
阳曲县原先是省级贫困县,赵玉娥主动请缨,签订带动贫困户脱贫协议,承担了5个村279户660人的脱贫任务。赵玉娥言必信、行必果。她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吸纳剩余劳动力,优先安排妇女上岗;她帮助成立了10个农业合作社,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对企业周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村民1300多人次。赵玉娥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合作成立了“山西绿色山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共同订立了10个无公害、绿色、可追溯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从土壤、肥料、种子、管理到生产加工建立一整套制度管理细则和企业标准,不断改进提升工厂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赵玉娥带领团队跑遍大江南北,把山西小杂粮打造成三晋大地的一张绿色名片。
赵玉娥坚守创业之初扶贫济困的信念,向有困难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她捐资助学,为驻地小学的孩子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她救济困难老人,帮助突发心脏病的老人联系医院并资助1万元,还亲自陪护一天一夜;她每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驻地所在村的贫困户、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10余年来,她向当地累计捐赠100余万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玉娥主动承担太原市保供任务,带领团队昼夜加班,加大粮食生产,保质保量供应市场粮食1万余吨、一线工作人员和隔离群众餐食1万余份。
钟亮生,男,汉族,1975年9月生,党员,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钟亮生恪守承诺、诚信经营,面对损失,不逃避不推脱,在养蜂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始终热心扶持残疾人发展养蜂事业,成了当地残疾人脱贫创业的“福星”。
2006年,钟亮生说服村中8家养蜂户,把“蜂种”集中起来“科学养蜂”,并向他们承诺:“若成功了,利润按‘五五’分成;若失败了,则按每户500元保底‘赔偿’。”但当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他们的蜂几乎全部冻死。同时,因蜂场忽视管理和防治,造成中蜂囊状病暴发,造成损失近10万元。面对困难,钟亮生坚守承诺,给8家养蜂户送上了“保底利润”。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蜂农,在网上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靠着这股拼劲,钟亮生的蜜蜂越养越多,养蜂事业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已成为武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2010年9月,钟亮生主动找到武平县残联,和他们签下了共同扶持残疾人养蜂的“三三制”协议,即: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养蜂项目可得到县残联1/3的补助款,他再扶持1/3的款项,由蜂农自筹剩下的1/3款项。他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因降低了残疾人的投资门槛和投资风险,当年就有17户同钟亮生签订养蜂协议。第二年想养蜂的残疾人人数猛增,这让当时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再一次陷入窘境。但钟亮生没有犹豫,借钱兑现了诺言。截至2023年,已有192名残疾人和338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此过上“甜蜜”生活。
钟亮生自开办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以来,踏实经营,诚信纳税,2021年被聘任为龙岩市税务特约监督员。2023年,钟亮生检查出鼻咽癌晚期,病床前,他对妻子和子女说:“卖车卖房也要把我所欠的债务还清,一定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待身体稍有好转,他又开始通过电话、微信帮蜂农解决各种问题。
侯二河,男,汉族,1954年3月生,党员,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
侯二河诚实守信、脚踏实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起干,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将一片赤诚全部奉献给了脚下的这方热土。
侯二河带领党员干部以办石料厂“起家”,打响了振兴白沙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枪,40多年来带领白沙人先后开办了啤酒厂、纺线厂、帆布厂、畜牧养殖场等20多家集体企业。他始终秉持“诚信立本”的理念,在企业经营上严格管理,始终把诚信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客户与白沙村的常年合作,几乎都是冲着白沙村集体和侯二河的诚信经营。
经济发展了,侯二河把集体收入都用在改善民生上。从2003年起,村里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建成了拥有六纵三横九条街道、十个小区的城镇化新村,并让村民全部住进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别墅楼、单元楼;投资近亿元建起了冀南第一家运动健身服务设施齐全的村级体育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文明村。如今的白沙村,村民家家住楼房、户户有汽车,村集体提供的年人均福利达7000多元,涵盖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水、电、暖等基础费用,村民家里办红白事、孩子上大学,村集体还给发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补助款。
侯二河明确规定村两委成员必须坚持“六不准”:不准个人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准承包村里工程项目,不准安排子女担任企业一、二把手,不准利用公车办私事,不准享受福利高于村民标准。
因长年劳累,侯二河身患多种疾病,曾3次病倒在项目建设工地。2018年又突发脑梗,被送进医院抢救,但他人在医院,心在村里,稍有好转就出院上工地、下企业。乡亲们心疼地说,二河呀,你是年过花甲的人了,多休息休息吧!他却坦然一笑说:“为了让乡亲们过好日子,活着就要拼命干!”
侯秀珍,女,汉族,1946年1月生,党员,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南泥湾村原党支部书记。
侯秀珍信守承诺,接过公公刘宝斋的宣讲接力棒,坚持讲述南泥湾故事、传承南泥湾精神,让更多人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侯秀珍十几岁时随家人从河南老家来到南泥湾,投奔老乡刘宝斋,并最终同刘宝斋的儿子结婚。刘宝斋是个老红军,长征后编入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参加大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放弃返城工作机会,留守南泥湾,给人们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1984年,刘宝斋临终前,将讲述南泥湾故事、传承南泥湾精神的接力棒交给了侯秀珍。就这样,曾经听故事的侯秀珍成了讲故事的人。2001年退休后,侯秀珍全身心投入南泥湾精神的义务宣讲中。只要有人前来邀请宣讲,她总是热情接待。多年来,为国内外来客义务宣讲累计100万人次。每年清明节,她都会带领南泥湾红军小学师生、当地的干部职工,到九龙泉纪念碑为英烈们扫墓。
2021年,侯秀珍自费在自家院子里建起红色家风馆,馆内展出刘宝斋和战友们当年生产生活的历史照片500余张,陈列战士们使用过的实物200余件。她希望将珍藏物件、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如今,侯秀珍已是古稀之年,孩子们让她进城养老,她说:“我要信守承诺,把南泥湾的故事讲下去,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传承下去。”
受父辈艰苦创业的影响,侯秀珍始终自觉践行南泥湾精神,年轻时就踊跃参加生产劳动,从南泥湾村妇女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总是吃苦在先、一心为民,先后为村子修通3条路、通上自来水、修建学校,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植树造林。即使照顾半身不遂的丈夫10多年,她也没耽误过工作。
侯秀珍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
侯贵,。
Copyright © 2018-2024 开云·体育(kaiyun)官方网站_KAIYUN SPORTS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