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开云体育登录3月28日,在第十二届中国(成都)网络视听大会举行期间,“2025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活动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吸引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网易云音乐、咪咕音乐、携程、猫眼等头部平台,以及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百老汇)、IMC Group Asia等国际机构参与,覆盖演出制作、票务、文旅融合全产业链。
成都金芙蓉演艺经纪联盟作为成都演艺产业核心推动力量,现场推荐了2025年计划引进的重点演艺项目,包括韩红、华晨宇、陶喆等明星演唱会,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国际IP,以及《金沙》《蜀道》《薛涛》《金面》等本土原创剧目,展现出2025年成都演艺市场“本土+国际”双轮驱动的内容矩阵。
此次活动的演艺项目签约环节上,金芙蓉联盟与2025年落地演艺项目的企业代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对签约项目进行深度合作和持续赋能。产业项目方面,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四川音乐学院签约《音乐产业发展框架协议》,成都天府粮仓农旅投资发展集团与成都广播影视集团签约《崇州原创音乐村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成都市温江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与成都星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和盛音乐产业园投资协议》……现场签约的众多项目涵盖产业园区建设、沉浸式街区开发、国际资源引进等多元领域,将构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音乐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成都是我一生绕不开的地方。它和北京都是故乡。”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2025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现场,著名歌唱家韩红放下讲稿,用这句充满个人烙印的开场白,为成都献上一场10分钟的“非官方推介”。这位即将于4月26日在成都举办演唱会的艺术家,以“老乡”身份细述与成都的情缘。
“我从小在成都生活,九岁前说的都是成都话,现在还能摆几句。”韩红笑称昨日因说成都话登上热搜。在成都市青羊区正通顺街98号大院,她度过了整个童年:“我就住在巴金先生的老院。”虽然9岁赴京,但她乡音未改、乡情未变。
“成都根本不需要我去邀请更多艺术家。”她细数从古至今成都的艺术图谱:李白在此写下《蜀道难》,杜甫走到成都后就再也“走不动道”,张大千泼墨,巴金著书,阿来笔耕不辍。“在成都,随便飘下一片树叶都是艺术。”她说,苏东坡的“肘子”、杜甫的草堂、火锅沸腾的咕嘟声,都是成都的艺术密码。
韩红特别点赞成都的政策支持,指出这是吸引艺术家的关键。“艺术家都向往自由,成都的开放让艺术家都愿意将家庭和工作室放在这里,将艺术和创作灵感挥洒在成都的每一条街道上。”
她还列举成都数字文创产业优势:全国领先的AI技术、游戏产业和视听基地建设,“科技和艺术在这里碰撞出新火花”。她相信,成都是艺术创作最好的城市。
谈到城市包容性,韩红描述成都街头既有十来元的小面,也有黑珍珠餐厅;川菜馆旁开着粤式茶楼,火锅店挨着西北面馆。“就像艺术需要殿堂也需要日常,成都给得起所有可能性。”
“它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领先于全国各个城市,它将是中国未来最璀璨的城市。”当韩红用成都话说出“这就是成都”时,这个曾养育她的城市正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发展密码。在政策支持与城市特性的化学反应中,每个艺术细胞都能找到生长空间。
在3月27日下午举行的网络直播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备受业界关注的“网络主播综合评价项目”举行了启动仪式。“网络主播综合评价项目”由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联合广电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共同开展,淘宝、抖音等主要网络直播平台共同参与。
该项目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围绕网络主播的职业信用、公共信用、直播合规、直播效果、社会贡献、社会反响等关键维度构成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多层次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作为大会重要分论坛之一,“AIGC与大模型产业应用论坛——AI赋能下的视听产业新生态”同步启幕。现场,专家学者、电影人等齐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视听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
现场,快手大模型产运负责人李杨分享了由快手自研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可灵AI通过视频生成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创作工具,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创新应用。”AI电影已经走到了哪一步?“去年,可灵AI联合李少红、贾樟柯、王子川等9位知名导演共同打造了9部AIGC电影短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杨表示,虽然今天的AI技术还不能满足专业电影的制作水准,“但这项技术正逐渐成为视觉行业的新基建和新工具,极大提升着制作效率。”
在导演王子川看来,AI的优势在于其处理速度快,具备强大的信息结构化和整合能力,擅长跨文本缝合及规避人类惯性思维。然而,其局限性也同样显著,“目前的AI缺乏情感深度和原创性,过于依赖现有模板,且易忽视文化间的细微差异,场景的真实度也还不够,它还需要不断训练和迭代。”
3月27日,天翼云市场营销部总经理王彦丹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云技术赋能视听艺术论坛,讲述了《哪吒2》背后的算力运用,以及如何助力四川及成都数字文创经济发展。 王彦丹介绍,今年春节,《哪吒2》的爆火,预示着国内的影视动漫产业即将迎来新的阶段,而通过云渲染深度赋能影视创作,可能成为新常态。
她表示,《哪吒2》的制作,汇聚全国130多家动画企业,1900多个特效镜头,消耗了3000多台渲染服务器,4.6亿核时的算力。这是视听行业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也是高质量影视作品创作的核心要素。“我们希望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入,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赋能视听艺术。我们还将联合成都数据集团,共同打造城市级云服务底座,探索云技术在视听文创领域的新应用。”王彦丹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18-2024 开云·体育(kaiyun)官方网站_KAIYUN SPORTS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